最近在朋友圈刷到閨蜜「控訴」爸媽給自己喂狗糧,檸檬樹下迅速集結了一群檸檬精,表示已經酸出了天際。
看著閨蜜表面控訴、內心傲嬌的樣子,真是讓我這種從小缺愛的孩子,發自內心的羨慕嫉妒恨。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孩子眼中愛的初模樣豆瓣上有個熱門話題:父母的相處模式對你愛情觀有什麼影響?
這個問題得到了210萬人的圍觀。答案明顯分成兩類:
一類是從小吃著父母「狗糧」長大的。
這類人,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他們沉溺在父母狗糧中的幸福。
另一類父母關係不融洽的。
他們表示遇到了愛情也不敢輕易接受,即使在一起了也缺乏安全感,總要通過各種手段佐證對方對自己的感情。
心理學上說:
孩子對婚姻最初的想像,都來源於父母。
父母恩愛,孩子才懂得在將來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婚姻和人生。
父母關係淡薄,即使給孩子再多的愛,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建立起良好的親密關係,內心涼薄,對人冷漠。
與其用盡全力愛孩子,不如教給孩子如何愛人和自愛。
不相愛的父母,養不出會愛的孩子
我有一個同學,有著外人看來完整幸福的家庭,父母均為企業高管,她從小就在富足中成長。
但同學早就知道,父母根本不相愛,只是每日冷漠的生活在一起。
母親打掃衛生需要挪動傢具,父親從來都不幫忙,要麼癱著看電視,要麼就找理由出門。
母親胃腸虛弱,經常因為消化不良到診所輸液,父親則從來沒去陪伴過。
所以當父親喝醉酒癱倒在樓下喊她們幫忙時,母親會對同學說:「不要去管他死活。」
同學經常說:「父母只是為了家庭表面的完整,假裝在一起,真是可笑!」
而同學自己在談戀愛的時候,卻「作」到了極致。
她會在半夜和男朋友發微信說:「我餓了」,男友會親自買好宵夜送到樓下給她。而她在這個時候卻又說:「我困了,你拿回去吧。」
她還會故意挑戰男友的底線:「今晚我和某個異性吃飯,他送了我一支口紅,還送我到家門口。」
同學說,她只是通過這些方式測試男友是不是會義無反顧地愛自己。可惜她不知道,有意無意地,她複製了父母之間冷漠的相處方式。
後來,同學與男友分手了。
父母沒有用自己的點滴行動讓孩子看到恩愛夫妻應有的模樣,孩子也無法從中汲取到成長的營養。
將來即使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他面前,他也不懂得如何去愛、去經營。
父母不恩愛,孩子終其一生都在跌跌撞撞地尋找愛。夫妻恩愛,孩子才懂得愛人愛己
心理學一直強調,夫妻關係是家庭的「定海神針」。
被父母愛情餵養大的孩子,內心才會充滿自愛的價值感,也會從父母身上學到如何去愛別人。
最近在綜藝節目《一路成年》熱播(《爸爸去哪兒》成人版),其中,58歲的徐錦江和兒子徐菲因為「反差萌」上了熱搜。
身高一米八的大個頭徐錦江,一反我們在電視劇中常見的「國民惡霸」本色,一起床就到處找兒子撒嬌,甚至連一日三餐都要兒子幫他給安排好。
而對於這樣一個「巨嬰老爸」,兒子徐菲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耐煩。面對老爸的瘋狂連環Call,他總是耐心細緻的一個個認真解答,還會在出門前給老爸燒好開水、點好外賣。
徐菲一系列貼心的行為,被網友冠名為「神仙兒子」。而徐菲這種「實力寵爹」的能力,絕對遺傳自父母。
徐錦江和妻子殷祝平,因為一見鍾情,認識一周就結婚了。婚後,無論徐錦江去什麼地方工作、拍戲,殷祝平一直都跟在身邊打點他的生活瑣碎,即使徐錦江工作和情緒曾雙雙陷入低潮,殷祝平也不離不棄。
而徐錦江的所有收入,也無條件全部上交給老婆,老婆不喜歡的事情是絕對不會幹的,還動不動就在微博上秀恩愛,十足的寵妻狂魔了!
從小耳濡目染母親的溫柔體貼,父親的實力寵妻,難怪徐菲成長為一個帥氣體貼的溫柔小伙,一群迷妹爭著要認徐錦江做公公……
有人說,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,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;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,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。
恩愛的父母,懂得在每天的柴米油鹽中,用愛情給生活加一點糖,這些糖分變成了孩子成長最好的養料,讓他們懂得如何與自己、與社會、與他人自處。
如何「愛」,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示範
《育兒基本》一書中說:
父母需要做的,是莊重、虔誠地經營自己的感情,然後把美好的感情,通過日常生活的細節,一點一滴地分享給孩子,讓他們能從父母身上,學到成家、相處、相守的能力。
愛是扮演不來的,讓孩子看到父母相親相愛,我們不妨這樣做:
衝突後及時和解
無論多麼親密的關係,都會發生衝突,這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必然。
娛樂圈「模範夫妻」黃磊和孫莉,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,他們其實也和普通夫妻一樣會吵架,最嚴重的時候還曾經鬧分手。
但是黃磊說:「我們從不將矛盾隔夜,會及時在孩子面前和好。」
相愛的父母,會在衝突後記得握手言和。
讓孩子感受到:爸爸媽媽之間雖然會有衝突矛盾,但這沒什麼好怕的,反正他們還會和好。
共同承擔生活的責任
家庭,是孩子和父母相處最近也是最久的地方。比起節日里的朋友圈秀禮物,孩子們更希望看到的,是父母日常在家裡共同合作的樣子。
沃頓商學院曾對900名孩子進行走訪,發現:
如果母親忙於應付家務,孩子更容易受到行為問題的困擾;而當父母都將家庭擺在首位、共同協作的時候,孩子的情緒健康指數會更高。
所以,爸爸不應該一下班就在沙發上「葛優癱」,媽媽也不要大包大攬所有家務。而家計中的大小事,也不該是某一個人說了算,需要夫妻二人共同商定,共同承擔。
夫妻在家庭中分工有序又合同協作的樣子,是教育孩子「為愛持家」的最好範本。
相互尊重,相互扶持
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:
你想教育好孩子,首先就要真心尊重並喜愛自己的丈夫(妻子)。
爸爸支持媽媽,媽媽尊重爸爸,這才是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,這將是孩子將來在婚姻情感自尊中的最好示範。
對伴侶的貶損、指責、否定,不但打破父母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,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家庭生活。
《都挺好》中的蘇大強,被妻子罵「窩囊廢」,私藏獎金被發現扇了耳光還要再下跪道歉,沒有一個丈夫應有的尊嚴。
他們的兩個兒子都「複製」爸爸,動輒向妻子下跪,他們的女兒強勢獨斷,公然喊爸爸是「窩囊廢」。
孩子是父母婚姻最好的旁觀者,幸福家庭的典範,就是在孩子面前相親相愛,相敬如賓,在他幼小的心靈播下一顆愛的種子。
作家畢淑敏曾在《家問》一書中寫道:
一個家庭需要父母愛情的滋養,一旦失去,再穩固的家也很快風化。
父母恩愛,這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營養。
父母相愛,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。
我是青欖君,一個教育行業工作者,關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。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或者收藏,同時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,青欖教育為了不僅給家長教育好方法,也給孩子們分享學習方法,開通專欄啦~
大家可以點擊「了解更多」看看哦!
「鰲拜」徐錦江被兒子寵成「巨嬰」:怎麼養出又暖又陽光的孩子?
最近在朋友圈刷到閨蜜「控訴」爸媽給自己喂狗糧,檸檬樹下迅速集結了一群檸檬精,表示已經酸出了天際。
看著閨蜜表面控訴、內心傲嬌的樣子,真是讓我這種從小缺愛的孩子,發自內心的羨慕嫉妒恨。
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孩子眼中愛的初模樣
豆瓣上有個熱門話題:父母的相處模式對你愛情觀有什麼影響?
這個問題得到了210萬人的圍觀。答案明顯分成兩類:
一類是從小吃著父母「狗糧」長大的。
這類人,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他們沉溺在父母狗糧中的幸福。
另一類父母關係不融洽的。
他們表示遇到了愛情也不敢輕易接受,即使在一起了也缺乏安全感,總要通過各種手段佐證對方對自己的感情。
心理學上說:
孩子對婚姻最初的想像,都來源於父母。
父母恩愛,孩子才懂得在將來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婚姻和人生。
父母關係淡薄,即使給孩子再多的愛,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建立起良好的親密關係,內心涼薄,對人冷漠。
與其用盡全力愛孩子,不如教給孩子如何愛人和自愛。
不相愛的父母,養不出會愛的孩子
我有一個同學,有著外人看來完整幸福的家庭,父母均為企業高管,她從小就在富足中成長。
但同學早就知道,父母根本不相愛,只是每日冷漠的生活在一起。
母親打掃衛生需要挪動傢具,父親從來都不幫忙,要麼癱著看電視,要麼就找理由出門。
母親胃腸虛弱,經常因為消化不良到診所輸液,父親則從來沒去陪伴過。
所以當父親喝醉酒癱倒在樓下喊她們幫忙時,母親會對同學說:「不要去管他死活。」
同學經常說:「父母只是為了家庭表面的完整,假裝在一起,真是可笑!」
而同學自己在談戀愛的時候,卻「作」到了極致。
她會在半夜和男朋友發微信說:「我餓了」,男友會親自買好宵夜送到樓下給她。而她在這個時候卻又說:「我困了,你拿回去吧。」
她還會故意挑戰男友的底線:「今晚我和某個異性吃飯,他送了我一支口紅,還送我到家門口。」
同學說,她只是通過這些方式測試男友是不是會義無反顧地愛自己。可惜她不知道,有意無意地,她複製了父母之間冷漠的相處方式。
後來,同學與男友分手了。
父母沒有用自己的點滴行動讓孩子看到恩愛夫妻應有的模樣,孩子也無法從中汲取到成長的營養。
將來即使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他面前,他也不懂得如何去愛、去經營。
父母不恩愛,孩子終其一生都在跌跌撞撞地尋找愛。
夫妻恩愛,孩子才懂得愛人愛己
心理學一直強調,夫妻關係是家庭的「定海神針」。
被父母愛情餵養大的孩子,內心才會充滿自愛的價值感,也會從父母身上學到如何去愛別人。
最近在綜藝節目《一路成年》熱播(《爸爸去哪兒》成人版),其中,58歲的徐錦江和兒子徐菲因為「反差萌」上了熱搜。
身高一米八的大個頭徐錦江,一反我們在電視劇中常見的「國民惡霸」本色,一起床就到處找兒子撒嬌,甚至連一日三餐都要兒子幫他給安排好。
而對於這樣一個「巨嬰老爸」,兒子徐菲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耐煩。面對老爸的瘋狂連環Call,他總是耐心細緻的一個個認真解答,還會在出門前給老爸燒好開水、點好外賣。
徐菲一系列貼心的行為,被網友冠名為「神仙兒子」。而徐菲這種「實力寵爹」的能力,絕對遺傳自父母。
徐錦江和妻子殷祝平,因為一見鍾情,認識一周就結婚了。婚後,無論徐錦江去什麼地方工作、拍戲,殷祝平一直都跟在身邊打點他的生活瑣碎,即使徐錦江工作和情緒曾雙雙陷入低潮,殷祝平也不離不棄。
而徐錦江的所有收入,也無條件全部上交給老婆,老婆不喜歡的事情是絕對不會幹的,還動不動就在微博上秀恩愛,十足的寵妻狂魔了!
從小耳濡目染母親的溫柔體貼,父親的實力寵妻,難怪徐菲成長為一個帥氣體貼的溫柔小伙,一群迷妹爭著要認徐錦江做公公……
有人說,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,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;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,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。
恩愛的父母,懂得在每天的柴米油鹽中,用愛情給生活加一點糖,這些糖分變成了孩子成長最好的養料,讓他們懂得如何與自己、與社會、與他人自處。
如何「愛」,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示範
《育兒基本》一書中說:
父母需要做的,是莊重、虔誠地經營自己的感情,然後把美好的感情,通過日常生活的細節,一點一滴地分享給孩子,讓他們能從父母身上,學到成家、相處、相守的能力。
愛是扮演不來的,讓孩子看到父母相親相愛,我們不妨這樣做:
衝突後及時和解
無論多麼親密的關係,都會發生衝突,這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必然。
娛樂圈「模範夫妻」黃磊和孫莉,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,他們其實也和普通夫妻一樣會吵架,最嚴重的時候還曾經鬧分手。
但是黃磊說:「我們從不將矛盾隔夜,會及時在孩子面前和好。」
相愛的父母,會在衝突後記得握手言和。
讓孩子感受到:爸爸媽媽之間雖然會有衝突矛盾,但這沒什麼好怕的,反正他們還會和好。
共同承擔生活的責任
家庭,是孩子和父母相處最近也是最久的地方。比起節日里的朋友圈秀禮物,孩子們更希望看到的,是父母日常在家裡共同合作的樣子。
沃頓商學院曾對900名孩子進行走訪,發現:
如果母親忙於應付家務,孩子更容易受到行為問題的困擾;而當父母都將家庭擺在首位、共同協作的時候,孩子的情緒健康指數會更高。
所以,爸爸不應該一下班就在沙發上「葛優癱」,媽媽也不要大包大攬所有家務。而家計中的大小事,也不該是某一個人說了算,需要夫妻二人共同商定,共同承擔。
夫妻在家庭中分工有序又合同協作的樣子,是教育孩子「為愛持家」的最好範本。
相互尊重,相互扶持
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:
你想教育好孩子,首先就要真心尊重並喜愛自己的丈夫(妻子)。
爸爸支持媽媽,媽媽尊重爸爸,這才是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,這將是孩子將來在婚姻情感自尊中的最好示範。
對伴侶的貶損、指責、否定,不但打破父母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,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家庭生活。
《都挺好》中的蘇大強,被妻子罵「窩囊廢」,私藏獎金被發現扇了耳光還要再下跪道歉,沒有一個丈夫應有的尊嚴。
他們的兩個兒子都「複製」爸爸,動輒向妻子下跪,他們的女兒強勢獨斷,公然喊爸爸是「窩囊廢」。
孩子是父母婚姻最好的旁觀者,幸福家庭的典範,就是在孩子面前相親相愛,相敬如賓,在他幼小的心靈播下一顆愛的種子。
作家畢淑敏曾在《家問》一書中寫道:
一個家庭需要父母愛情的滋養,一旦失去,再穩固的家也很快風化。
父母恩愛,這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營養。
父母相愛,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。
我是青欖君,一個教育行業工作者,關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。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或者收藏,同時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,青欖教育為了不僅給家長教育好方法,也給孩子們分享學習方法,開通專欄啦~
大家可以點擊「了解更多」看看哦!